TXT小说下载网 > 和珅:二号人物 > 第18章

第18章

最新网址:www.sjwx.info

  从四品:翰林院侍读学士、侍讲学士、国子监祭酒、内阁侍读学士、知府、土知府、盐运使司同知、城门领、包衣副护军参领、包衣副骁骑参领、包衣佐领、四品典仪、二等护卫、宣抚使司宣抚使、宣慰使司副使。
  正五品:左右春坊庶子、通政司参议、光禄寺少卿、钦天监监正、六科给事中、各部郎中、宗人府理事官、太医院院使、同知、土同知、直隶知州、三等侍卫、治仪正、步军副尉、步军校、分管佐领、关口守御、防御、守备、宣抚使司同知、千户。
  从五品:翰林院侍读、翰林院侍讲、鸿胪寺少卿、司经局洗马、宗人府副理事、御史、各部员外郎、各州知州、土知州、盐运司副使、盐课提举司提举、四等侍卫、委署前锋参领、委署护军参领、委署鸟枪护军参领、委署前锋侍卫、下五旗包衣参领、五品典仪、印务章京、三等护卫、守御所千总、河营协办守备、安抚使、招讨使、宣抚使司副使、副千户。
  正六品:内阁侍读、左右春坊中允、国子监司业、堂主事、主事、都察院都事、经历、大理寺左左寺丞、宗人府经历、太常寺满汉寺丞、钦天监监判、太医院院判、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、神乐署署正、僧录司左右善世、道录司左右正一、京府通判、京县知县、通判、土通判、蓝翎侍卫、整仪尉、亲军校、前锋校、护军校、鸟枪护军校、骁骑校、委署步军校、门千总、营千总、宣抚使司佥事、安抚使司同知、副招讨使、长官使、长官、百户。
  从六品:左右春坊赞善、翰林院修撰、光禄寺署正、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、汉军秋官正、和声署正、僧录司左右阐教、道录司左右演法、布政司经历、理问、运判、直隶州州同、州同、土州同、内务府六品蓝翎长、六品典仪、卫千总、安抚使司副使。
  正七品:翰林院编修、大理寺左右评事、太常寺博士、国子监监丞、内阁典籍、通政司经历、知事、太常寺典籍、太仆寺主簿、部寺司库、兵马司副指挥、太常寺满洲读祝官、赞礼郎、鸿胪寺满洲鸣赞、顺天府满洲教授、训导、知县、按察司经历、教授、城门史、太仆寺马厂协领、把总、长官司副长官。
  从七品:翰林院检讨、蛮仪卫经历、中书科中书、内阁中书、詹事府主簿、光禄寺署丞、典簿、国子监博士、助教、钦天监灵台郎、祠祭署奉把、和声署署丞、京府经历、布政司都事、盐运司经历、直隶州州判、州判、土州判、七品典仪、盛京游牧副尉。
  正八品:司务、五经博士、国子监学正、学录、钦天监主簿、太医院御医、太常寺协律郎、僧录司左右讲经、道录司左右至灵、布政司库大使、盐运司库大使、盐道库大使、盐课司大使、盐引批验所大使、按察司知事、府经历、县丞、四氏学学录、州学正、教谕、外委千总。
  从八品:翰林院典簿、国子监典簿、鸿胪寺主簿、祠祭署祀丞、神乐署署远、僧录司左右觉义、道录司左右至义、布政司照磨、盐运司知事、训导、八品典仪、委署亲军校、委署救锋校、委署护军校、委署骁骑校。
  正九品: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、钦天监监侯、司书、太常寺汉赞礼郎、按察司照磨、府知事、同知知事、通判知事、县主簿、各营蓝翎长、外委把总。
  从九品:翰林院侍诏、满洲孔目、礼部四译会同馆序班、国子监典簿、鸿胪寺汉鸣赞、序班、刑部司狱、钦天监司晨、博士、太医院吏目、太常寺司乐、工部司匠、府厅照磨、州吏目、道库大使、宣课司大使、府税课司大使、司府厅司狱、司府厅仓大使、巡检、土巡检、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、额外外委。
  未入流:翰林院孔目、都察院库使、礼部铸印局大使、兵马司吏目、崇文门副使、典史、土典史、关大使、府检校、长官司吏目、茶引批验所大使、盐茶大使、驿丞、土驿丞、河泊所所官、道县仓大使、百长、土舍、土目。
  清朝官员的品级十分复杂,以上仅是品级举例,晚清的官员品级没包括在内。还需要提醒读者朋友们注意的是:我们通常所说的“官吏”,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词汇。官,指的政府任命的、由政府按时发放工资和津贴的、七品(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各区县四大班子的一把手)以上的官员的简称;吏,指的是由各级官员自行聘任的、由所聘任官员个人从自己掌握的小金库中不定期发放工资和津贴的、八品(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各区县四大班子的二把手及其以下人员)以下的具体办事人员的简称。
  说到这里,您就会知道,现如今各所谓的“官二代”,其实很有可能只是个“吏二代”而已。称他们为“官二代”,其实是高抬了他们!

从特务组织到“国务院”
  和珅在此后的几年里迅速升迁,官位不断变化。
  乾隆四十年(1775年)十一月,25岁,和珅的官职是御前侍卫(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国家安全部的官员、国家领导人的贴身保镖),正蓝旗满洲副都统(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北京军区副司令)。这是两个正二品的官职。
  乾隆四十一年(1776年)正月,26岁,授户部侍郎(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财政部副部长)。户部是政府的行政中枢,掌管全国“地政”、“版籍”,赋税课征,俸饷发放,仓库收支等事。按各省分成十四个清吏司,除分别审核该省地丁钱粮及某些税课外,还兼管其他有关财政事务。此外,户部还设有专管八旗官兵俸饷、赏恤、户籍档册的八旗俸饷处;发放本部饭食、军机处、兵部、刑部等机构饭费银的饭银处;掌管纳捐事务的纳捐房;督理宝泉局铸钱的钱法堂;又设立银库、缎匹库、颜料库和仓场衙门(管理储京和储放通州漕粮的场所)。户部的最高首领是户部尚书,一人,为从一品;其次是户部侍郎,共二人,为正二品。
  同年三月,在军机大臣上行走(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国防部长)。军机大臣,是军机处的官员。军机处,始设于雍正八年(1730年)前后。它的全称叫作“办理军机事务处”,设立于紫禁城内接近内廷的隆宗门里,是整个大清王朝最为关键的政治中枢机构。
  军机处的出现,与雍正皇帝对西北地区的叛乱分子用兵有关。乾隆中期,西北地区的叛乱被彻底平定,军机处本来应该予以取缔。但是在实际生活中,军机处不但没有被取缔,反而是权势越来越重,逐渐成为国家最高的中枢机构。
  关于军机处的机构本身和特点,有人曾把它归结为“简、速、密”三字,应该说,这是很贴切的。
  先说“简”,就是人员少、机构简单。军机处只设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二职。大臣由大学士和各部院尚书、侍郎中选任,属差遣官,故称“军机处行走”或“军机大臣上行走”,私下习呼“大军机”,也有尊之为“枢臣”的。初进者加“学习”二字,称职后才奉旨实授。军机大臣的人数一般是3~8人,也有比这稍多或更少的。他们虽有领班大臣和一般大臣的区别,但没有统属和被统属关系。军机章京的正式称谓是“军机处司员”或“军机司员上行走”,是大臣的僚属,俗称“小军机”,嘉庆时确定员额32人,分满、汉两班,每班8人,日值两班,设领班达拉密以便统率。章京的人选多来自内阁及各部院一般官员,亦系差遣职。如此算来,整个机构至多不过三四十人,且“有官而无吏”。由于他们均属皇帝从中央各衙门特别选进的,故多为亲信干练之辈,如不称职,可随时罢职回到原来衙门,省去了官场中许多拖泥带水之事。至于机构,它始终不算正式衙门,其值房只称“军机堂”,实际上乃是皇帝辖下的秘书班子,这与外朝内阁作为正式的政府部门相比,工作起来显然要方便亲近多了。
  其次是“速”,即办事效率高。按照内阁规制,皇帝颁发诏旨和大臣有事题奏,都得经过多重衙门,辗转交送,前后要花费很多时间。军机处则不然,一切由大臣和章京办理。皇帝有旨则随时奉诏承办,而且必须当日事当日毕。又有“廷寄”(也叫“字寄”)制度,由军机处司员根据情由的轻重缓急,或采用日行三百里的“马上飞递”,或注明行四百里、五百里,甚至还有六百里加快的,交兵部发出,减少了中间环节,大大加快了办事速度。
  最后就是“密”。军机处设于接邻内廷的隆宗门里,不易受到外界的干扰,又严禁外官擅入值房。嘉庆时还派御史就近进行监视。军机大臣和章京们为避免嫌疑,平时尽量少与督抚等外吏或部院官交往应酬。他们入值时,大臣得随时准备应诏承旨,届时连太监也不得在侧。退出起草诏旨,则严格限于值房之内,改定发出时,须运交迳收,中间无人敢收受拆阅。军机处用印,由章京至领班大臣处领取后,到内奏事房向内监请取,用毕即按手续交还。这比内阁草签票拟、明发上谕显然要缜密多了。军机处把本应属于外朝的许多权力给夺走了,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内阁。究其缘故,正如有人所说:因军机处“其权属于君”,内阁则“权属于臣”。皇帝通过军机处,把原本归于内阁的那点儿有限的参与机密之权也给收回了。军机处的设置,标志着清代封建专制主义集权政治上到了一个新的台阶。
  “军机大臣上行走”中的“行走”是什么意思呢?“行走”属于临时差遣官。
最新网址:www.sjwx.info